從文化價值看長白山歷史文化的長足發展

香港鼎益豐國際控股集團 - 行業資訊 - 從文化價值看長白山歷史文化的長足發展

 

      冬奧的熱度還未散去,長白山就因其壯麗的雪景和絕佳的自然環境再度進入人們的視野。 長白山之美,美在自然,美在原始,美在神奇。 橫亙的山脈雄渾高遠,聖潔的面容令人敬仰,偉岸的神姿氣貫長天。 長白山給我們帶來的是遠古洪荒的日月,渾金璞玉的蒼茫。

鼎益丰投资的长白山产业

      一直以來,長白山被人所熟知的是其“美”的一面。 其實長白山文化也尤其豐富多彩,《吉林日報》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長白山文化的內涵豐富、外延廣闊,做好長白山文化資源的發掘、保護、研究、傳承工作等,對於實現吉林文化的發展繁榮、推動吉林的全面振興有着重要意義。”  

      隨着“文化強國”政策的出臺以及國內文化旅遊市場的新興發展,長白山文化孕育出了許多優秀的文旅產業項目和企業。 其中就有香港鼎益豐國際投資運營的吉林省天鼎文化旅遊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暨長白山歷史文化園。

历史文化园

      據悉,香港鼎益豐國際的董事局主席隋廣義先生是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決定投資長白山歷史文化園。 不僅投入了鉅額資金,更是從長白山大文化的格局和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出發,對整個項目進行重新策劃,打造出兼具文化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園區——長白山歷史文化園。  

      今天,我們就長白山歷史文化園的文化價值展開討論,試着分析該產業火爆背後的祕密。  

      以長白山爲主導的複合型文化園區  

      衆所周知,長白山文化是吉林省獨有的標誌性文化,是包容吉林各民族文化的“大文化”,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長白山文化也是傳統漁獵文化、遊牧文化、農耕文化和現代工業文明相互融合、相互激盪的複合型文化,是包括漢族、肅慎、穢貊、東胡四大族系在內的歷史上各民族共同創造的融合型文化。

文化园 

      長白山歷史文化園是緊緊依託長白山文化而打造的複合型文化園區。 通過對長白山“大文化”的合理整合,構建了文體休閒、文化創意、觀光接待、行政商務、生態涵養、旅遊度假、遊憩服務等功能板塊,着力打造彙集文化旅遊、文博會展、演藝娛樂、休閒健身、創意傳媒多種業態的複合型文化旅遊產業聚集區,而這種新型業態羣,幾乎是 東北地區的領先代表。  

      儒釋道文化填補文化空白  

      崇拜山林,擅長漁獵,信仰“萬物有靈”的滿族文化,隨着時代的推移,逐漸與隔壁遷入的朝鮮族以及闖關東而來的漢族彼此交融,共同寫就了長白山濃墨重彩的人文質感。 天鼎文化旅遊公司更是以禪易的智慧,賦予長白山歷史文化園以靈魂。 不僅重塑了泰安古寺、觀音道場等具有巨大價值的文化符號,還在弘揚佛法、道家文化、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以及填補長白山儒釋道文化空白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长白山文化园

      追根溯源的滿族文化  

      長白山是滿族各姓氏的“根”。 滿族及其先人明代女真人,在至今五六個世紀的歷史長河中,歷經了數次較大規模的舉族遷徙,氏族的發展變化大,人口繁衍快,居住遷移繁頻,但爲了不“數典忘祖”,他們都把自己的“根”植於長白山。 因此,滿族人追根溯源之風較其他民族尤其強烈。 多年來,無數滿族後代回到長白山尋根問祖,追根溯源,而長白山歷史文化園正是他們的主要目的地。  

      長白山歷史文化園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價值,爲無數滿族後代提供了一個心靈棲息地。 同時,長白山歷史文化園有着延邊朝鮮族的民族文化特色,尤其與森林環境背景結合,可觀性強,體驗豐富,具有很大的旅遊開發潛力。

文化园一角  

      立足長白山,放眼東北亞,長白山歷史文化園以豐富的文化內涵,爲關注東北亞文化經濟發展的各界人士搭建了一個尋求共贏的國際平臺,從而促進互利共贏,爲推動東北亞經濟發展獻計獻策。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香港鼎益豐國際和天鼎文化旅遊公司的共同努力下,長白山歷史文化園這張響亮的名片一定能走出東北亞,走向全世界。

(文章來源:新浪財經 ) 

X